最近公司進行的企業顧問輔導與軟體開發專案,客戶陸續針對庫存管理,進行一系列的討論,剛好有製造業、店家零售業,顯然企業對這庫存議題,重視程度可以由此看出,我也很高興借著機會,來探討庫存管理的正確認知與做法,當然庫存管理這課題,在不同產業的處理與應用,相對投入的資源也差異頗大,如典型的零售店、傳統製造業,大多數都還把庫存管理,認知為"倉庫管理"(Warehouse Management),也因為這樣較傳統的狹義思維,因而對庫存的實施辦法,不外乎就是盤點庫存量、設定安全庫存量、倉庫設施維護,但如今商業市場的高度競爭與客戶的產品多樣少量化趨勢下,企業如何有效快速交貨或有足夠供應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量,是企業急需面對的衝擊,物料(商品)庫存備足量不足,勢必造成生產停工、店家無產品再銷售,錯失了許多賺錢機會,反之如果物料(商品)庫存量過多,也會造成後續降價促銷、庫存管理成本, 所以我們知道庫存管理的重要性,需要突破以往狹義的舊思維,而應該把庫存管理,重新思考為 Inventory Control , 我們可以這樣的理解為庫存管理與控制就是為了 ,保證給客戶準時交貨(On-Time Delivery,OTD)或有足夠的商品可以販售的前提條件下,如可有效控管財務資金進行採購與生產來達到,最合理的"庫存周轉率",並且把商品呆滯、死貨都減到最低,
當然有效控管庫存來達到企業利潤,就已經不是單單的採購部門或倉庫部門的事了,而是整個企業內部所有都需互相合作、共同參與制定合理的庫存量,甚至大型連鎖零售店,都已是整合企業內外的上下游供應鏈(Supply Chain Management,SCM),而這就牽涉到所謂的資訊流、物流,而這必須透過資訊科技(IT)的有效協助,資訊系統(軟體)可以及時傳達下游銷售數值,作為供應商的參考依據,反之供應商、通路商也可以及時回饋何時何地可以供給多少數量(今年我公司也陸續輔導與開發客制根據各種歷史數據,進而系統推算出各種暢銷商品的銷售預測量,可以有效作為商家的銷售策略方案),所以我認為,庫存管理應該是為了達到企業的財務營運目標,結合資訊科技、軟體、以及現金流運作,來有效優化整個需求與供應鏈管理流程,建議當公司規模逐漸成長時,必定需導入合適的軟體系統,如 POS、MRP、ERP、SCM,來輔助公司的管理,好的軟體系統絕對是公司經營的利器,數字管理與及時透明化,是迅速決策的好幫手。
下次,我將會說明如何有效計算庫存周轉率與現金周轉率的應用,讓企業的資金可以有效利用。
未完。。。。。。(待續)。。。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
如您對本文有任何建議或意見,歡迎您留下您寶貴的意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