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並不是取代工程師,而是壓縮「需求→上線」的時間
近兩年 AI 工具突飛猛進,真正帶來的變化,不是「自動寫滿天飛的程式碼」,而是把需求對齊、規格固化、程式產出與驗收節奏,從傳統的週級縮短到天級,甚至小時級。
本文分享我們如何使用 Vibe Coding(對話式結對開發) 搭配 Cursor(LLM 深度整合 IDE),在保有企業級工程品質與安全前提下,把一段模糊需求,在 72 小時內變成「可點可用」的小型 MVP,讓利害關係人快速看到成果、給回饋、推進決策。
什麼是 Vibe Coding?為什麼需要 Cursor?
Vibe Coding(對話式結對開發)
以自然語言和 AI「共編」的模式:你描述需求、上下文、限制、規格,AI在專案檔內直接生成、修改、重構。
好處:減少樣板碼與機械性工作,讓工程師把腦力放在資料設計、風險控管、效能與維運等高價值環節。
Cursor(AI × IDE 的落地體驗)
Repo-aware:理解整個專案的檔案關係,支援跨檔案修改與重構。
Inline 協作:在你光標所在的檔案/區塊提出具體變更(而非貼一段脫節的代碼)。
任務型代理:以任務卡方式完成「從規格→代碼→測試」的一連串行動。
我們的 72 小時 MVP 開發法
範例情境:企業要做「出差申請/審核」的小型流程系統,未來可能擴充到 ERP 的人事、核銷、權限與報表。
D0(2–4 小時)|對齊與切割
蒐集素材:舊系統截圖、欄位表(Excel)、流程與痛點、KPI。
轉成驗收語句:
「使用者能建立出差單,必要欄位(部門/起訖日期/事由/金額),提交後進入審核佇列。」
「審核者可通過/退回、加註意見;所有歷程可查。」
MVP 範圍切割:只做一條主流程 + 最小欄位 + 基本權限。把多幣別、報表、SSO、行動端放到下一版。
D1(4–6 小時)|骨架與資料結構
建立 repo 與解決方案(例如 .NET + EF Core + Razor Pages;或內部系統選 WPF + Telerik)。
以 Cursor 生成 實體、DbContext、基本 CRUD、遷移腳本、最小測試。
Fake/Local DB(SQLite/LocalDB)先跑通,降低環境依賴。
D2(6–8 小時)|畫面與互動
生成 列表/明細/審核 3 個核心頁面,前後端驗證一次到位。
加上送審/核准/退回 API 與狀態機(Draft → Submitted → Approved/Rejected)。
使用者可**實際「點」**並完成端到端流程。
D3(2–4 小時)|上測與驗收
部署到測試環境、灌入種子資料、錄一段 3–5 分鐘 Demo。
交付驗收清單讓客戶照勾(見文末下載區),快速收斂下一步。
實務拆解:用 Cursor 讓工程師專注在「對的事」
1)把規格寫成「可運行的提示」
在 repo 放一份 docs/prompts/spec.md
,包含:
資料結構:欄位、型別、長度、是否必填/外鍵
狀態機:可轉換的狀態、守門條件
API 清單:路由、參數、回應、錯誤碼
驗證規則:前後端一致的驗證訊息(繁中)
測試邏輯:至少覆蓋主流程(送審、核准/退回)
Cursor 擅長在明確規格前提下產生高品質樣板與關鍵邏輯,工程師則把關資料結構、效能與例外處理。
2)讓 UI 跟著 Model 自動長出來
Razor Pages/MVC:用 Cursor 根據 Model 生成表單、驗證標記、查詢分頁、排序。
WPF + Telerik:以 ViewModel 欄位描述讓 Cursor 產 DataGrid、表頭篩選、輸出匯出骨架。
.NET MAUI:平板/手機場景,優先做「列表 → 明細 → 送審」的主流程。
3)先穩資料,再美 UI
先把資料結構與狀態轉換穩住,再逐步調整樣式與互動。
美化前先出 Demo,確認欄位/流程正確,避免「做漂亮但不實用」。
維運思維:MVP 也要能長大
測試與品質門檻
單元測試:狀態轉換(只允許 Draft 送審、Submitted 才能核准/退回)、日期/金額驗證。
API 測試:Happy path + 常見錯誤碼(400/403/409)。
視覺快照:對關鍵表單與列表做 Screenshot 比對(Playwright)。
安全與資料治理
不把真實個資丟到公網 AI;若需 AI 助力,優先企業/私有化方案。
明定「可用於 AI 生成的內容」:結構、欄位名、假資料、流程規格。
錯誤訊息用代碼,不暴露堆疊與敏感內容;日誌做遮罩。
擴充路徑(30–90 天)
權限細化:部門/角色/欄位級可見性。
報表與匯出:Telerik Reporting / Excel 匯出。
通知整合:Email/LINE/Teams;審核逾期提醒。
單一登入:AD/OIDC;稽核軌跡齊全。
雲端部署:容器化、CI/CD、分環境設定與密鑰管理。
真實商務效益:為什麼這種做法特別適合企業專案?
更快對齊:利害關係人能「看到、點到、講得清楚」,比看 PRD 快 10 倍。
更準投資:先用 MVP 驗證流程與資料,再決定是否擴充 BI、行動端或跨系統整合。
更少技術債:有規格、有測試、有 ADR(架構決策紀錄),邊做邊清。
更好交接:Cursor 生成的程式碼因規格一致、命名整齊,可讀可維護。
常見誤區(踩雷清單)
一次想做太多:先完成主流程,次要功能放到下一版,確保迭代節奏。
需求只口述不落字:沒有驗收語句,AI 與工程師都會「各自解讀」。
把整庫 schema 丟進公網:請以抽象欄位與假資料操作。
只靠生成不做測試:沒有測試的 MVP,就是下一輪的技術債。
給決策者的 10 項驗收清單(可複製貼到會議)
登入後可建立申請單;必要欄位與日期規則生效
送審成功後,申請人無法再編輯
審核者可核准或退回;退回需填意見
歷程頁能看到誰在何時做了什麼
列表可查詢、分頁、排序
權限最小化,未授權無法操作
錯誤訊息友善且不洩漏敏感資訊
種子資料可一鍵重置測試環境
有最小單元/ API 測試,主流程可跑
有 ADR 記錄關鍵技術決策與取捨
FAQ(技術與管理者都看得懂)
Q1:AI 會不會寫出不安全或不能維運的程式?
A:會—如果沒有清楚規格與測試。我們用「規格→生成→測試→審查」四步法,把風險關在流程內。
Q2:現有 .NET / SQL Server 架構可以用這套方法嗎?
A:可以。我們常用 .NET + EF Core + Razor Pages / WPF / MAUI + SQL Server,搭配 Telerik Reporting/元件,把既有技術疊加 AI 助攻。
Q3:多久能看到可點可用的畫面?
A:以本文級別的 MVP,72 小時內可交付 Demo;再用 1–2 週把權限、通知、報表補齊成部門試點版。
Q4:安全怎麼控?
A:不把個資丟公網;代碼審查+日誌遮罩+環境變數與密鑰管理;必要時採企業/私有化 LLM。
結語:AI × 專業流程 = 更快的共識、更穩的交付
AI 工具(如 Cursor)讓工程師從重複工作中解放,專注在資料設計、邊界條件、品質門檻與維運。
當 Vibe Coding 與嚴謹的工程流程結合,MVP 不再只是漂亮的原型,而是能跑、能驗收、能接上下一階段的真實產物。
行動呼籲(CTA)
我們專注 ERP / 進銷存 / HR / 會計 / 倉儲 / 製造 / 設計業客製開發,擅長把模糊需求在 72 小時內做成可點可用 MVP,加速你的決策與導入。
想看 Cursor × Vibe Coding 的實機 Demo?或把你的舊畫面/欄位表丟給我們試做一版?
立刻與我們聊聊:安排 30 分鐘探索會議(提供 2 張舊系統截圖+1 段流程說明,我們就能準備首版 Demo)。
導入流程
流程診斷 → 2. 原型對焦 → 3. 模組化開發 → 4. 資料整併 → 5. 上線陪跑與成效追蹤
立即諮詢
若您在室內設計/裝潢、製造(機械)、事務機租賃、買賣業等場域,需要快速上線的出差申請、排班系統,或希望導入師傅回報/司機配送/老闆派工的一條龍方案,歡迎聯繫網智數位。我們以可交付、可量化的專業,讓數位轉型更省時、更有效。
網智數位有限公司
以創新科技助力您的設計夢想成真
網智數位-軟體開發團隊一直突破開發技術、累積各種產業知識,而且在出版業、室內設計裝潢業、製造業、機電顧問、貿易、地板、窗簾、窗材、拉門、布料業的商業管理軟體投入有特別的領域知識、也在圖控軟體(圖控軟件)、機械手臂、 Android APP 、iPhone APP、3D列印 開發一直突破再創新,我們也堅持相信好的軟體可以協助企業,不管在管理營運角度、商品創新、決策分析等都絕對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,如果客戶您有任何軟體開發、程式開發委外需求,請聯繫我們讓我們協助您一起討論如何開發一個好的軟體來協助您。
網智數位-軟體開發(軟件開發)
針對各特殊產業都可以量身定做符合貴公司的需求,別人無法克服的就是我們的挑戰
業務合作、軟體委外開發
業務窗口:allen@netqna.com
聯繫電話:0920-883-870
公司電話:02-55991310
公司地址(業務營運處):台北市中山區錦州街 25 號 5 樓
line:netqna
微信:netqna
黃先生 Allen